热门搜索: 诗歌 诗词 诗经

苏轼的简介与作品介绍

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宋代眉州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。父苏洵、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,世称三苏。嘉祐进士,任凤翔府签判,主张改革弊政。神宗时反对变法,但在密州、徐州任上抗洪灭蝗,赈贫救孤、颇多政绩。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。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出知杭、颍、扬、定四州。徽宗初遇赦召还
2020-07-02 07:00:30

苏轼简介及作品 关于苏轼作品的简介

苏轼(1037~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,胸襟开朗洒脱。 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,他的《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》、《有美堂暴雨》、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等篇或想象丰富,或气势雄浑,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,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。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,如《
2020-06-04 07:01:00

苏轼作品文学价值的体现

国内我们学习中文的课程叫做语文,在香港和台湾叫做国文。电影《男人四十》张学友在里面演的是一个中年的国文老师,他爱国文。导演许鞍华选择苏轼的《前赤壁赋》来表现国文的美。导演把他的这种对国文的爱,溶到电影里,当我们欣赏这部电影时,看到的已经不是一种对国文的爱了,而是男女主角对生命的一种爱。为什么这样说呢
2020-04-25 07:00:50

苏轼书法全集

苏轼书法全集《洞庭春色赋》与《中山松醪赋》,均为苏轼撰并书, 此两赋并后记,为白...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[图文] 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川)人。他和他的父...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_图文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[图文] 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...

苏轼书法欣赏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[图文] 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川)人。他和 他的...

苏轼书法合集

苏轼书法合集 北宋 苏轼行书《听贤师琴》 (疑伪) 苏轼《书林逋诗 后》 约书于...

苏轼作品赏析

苏轼作品赏析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。本文从中国文化与美学角度简要地评析了中国书法名家——苏轼及其代表作。 从中国文化与美学角度 评析中国书法名家与名作 ---浅谈苏轼书法与其代表作 苏轼(公元 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......

苏轼的书法艺术赏析

龙源期刊网 http://www.qikan.com.cn 苏轼的书法艺术赏析 作者:石人月 来源:《美与时代· 美术学刊》2016 年第 04 期 摘要:苏轼的书法位列宋朝四家之首,其书法具有富才情、善抒情、天真浪漫、自然肆意 的特点,在宋代书法中,......

书法字帖苏轼

苏轼 宋代艺术家提倡平淡绚烂之美,其理论来源于苏轼,他受到当时道家和禅宗思想 的影响,因而提出平淡为美,了解这一理论,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苏轼的艺术, 还有助于了解整个宋代文艺的面貌。”宋代苏轼在《与侄书》中对他所推崇的艺 术......

苏轼行书书法字帖

[标签:标题] 篇一:苏轼书法的艺术特色 苏轼擅长写行书、楷书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...

《念奴娇赤壁怀古》苏轼书法真迹

王琳祥先生的:《苏 轼手书〈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〉辨疑》一文,认定其碑为宋人苏 东坡手迹,且刊发了此碑的拓照。但也有人认为此并非苏轼 手书。苏轼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厚重、拙浑,体现了他独具 的绵中裹铁之运笔和用墨的特征。...

苏轼书法的艺术特色

这一点充分表明,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。这一书法特点,在其作品 《归去来兮辞...

苏轼行书书字帖

王珣,字元琳,幼时小字法护,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 篇三: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[图文] 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川)人。他和他的父亲苏洵,弟弟苏 辙以诗文称著于世,世称“三苏” 。他的书法从“二王” ,颜真卿......

苏轼书法全集

苏轼书法全集 《洞庭春色赋》与《中山松醪赋》 ,均为苏轼撰并书, 此两赋并后记,...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。作品欣赏一、教学导入:(先以作品...

《念奴娇赤壁怀古》苏轼书法真迹_图文

念奴娇 · 赤壁怀古》苏轼书法真迹 苏轼(1037 年 1 月 8 日...

苏轼的书法思想

苏轼的书法思想 ◎姚志军 【期刊名称】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【年(卷),期】2014(000)033 【总页数】1 苏轼堪称“旷世奇才”,他的诗词是滋养和丰富后世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,他 的书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其书法博采晋、唐、五代......

论苏轼书法审美观

龙源期刊网 http://www.qikan.com.cn 论苏轼书法审美观 作...

苏轼早、中、晚期书法作品之比较_图文

近千年来,苏东 【期刊名称】翠苑 【年(卷),期】2011(000)003 【总页数】5 【关键词】苏轼;书法作品;书法风格;黄庭坚;欧阳修;唐宋八大家;近千年;乌台诗 案;重新思考;中国士大夫 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子瞻,又......

苏轼书法欣赏

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[图文] 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川)人。他和他的父...

苏轼作品赏析

苏轼作品赏析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。苏轼作品赏析 从中国文化与美学角度 评析中国书法名家与名作 ---浅谈苏轼书法与其代表作 苏轼(公元 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川)人。她与她的父亲苏洵,弟 弟苏 辙以 苏轼......

有哪些关于aabc的词语

AABC类成语常见的叠词词语的一种,那么,哪些关于aabc的词语?1 超超玄箸的意思及近义词chāo chāo xuán zhù 超超:高超;玄:微妙;箸:通“著”,明显。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2 绰绰有裕的意思及成语解释chuo chuo you
2021-11-19 07:00:34

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

人们对白居易《长恨歌》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,有所谓爱情说、政治主题说、双重主题说等等。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一、关于《长恨歌》主题的探讨情况关于《长恨歌》的主题,建国以来学界多次展开讨论,综合各家的观点,大致可分为三派:其一是讽刺说,其二是爱情说,其三是双重主题说,即既有讽刺又有爱情的双重主题。讽
2021-11-18 07:00:37

兰亭集序书法教案

学习《兰亭集序》,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,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。教材分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很高,不仅全面精通古代各种书体,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,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,对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传世墨迹有《兰亭序》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学情
2021-11-18 07:00:37

内经 通评虚实论

黄帝道:春季治病多取各经的络穴;夏季治病多取各经的俞穴;秋季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;冬季主闭藏,人体的阳气也闭藏在内,治病应多用药品,少用针刺砭石。通评虚实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【原文】黄帝问曰:何谓虚实?【翻译】黄帝问道:什麽叫虚实?【原文】岐伯对曰: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【翻译】岐伯回答说:所谓虚
2021-11-18 07:00:37

庆香港回归20周年手抄报2017

红旗飘扬,紫荆花绽放,举国同庆,归兮香港。举目凝视,心情激荡,还我河山,列强沮丧,中国阳刚,屹立东方,展现新容,国富民强。7 1香港回归纪念日,愿祖国蒸蒸日上,祝你幸福安康。  庆香港回归20周年手抄报篇一:  在谈到国家统一大业时,不少人经常提到“要发挥政治智慧”,但这种“政治智慧”具体是甚么,又
2021-11-17 07:00:35

余光中诗体美学的三个板块

诗人要进入诗的世界,首先要获得诗的审美观点。关于余光中诗体美学的三个板块分别是什么呢?诗就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。例如乡愁,应当是诗的永恒主题。这个古老诗题到了余光中这里,即获得了现代的崭新光彩。究其缘由,和言说方式的自出机杼大有关系。《当我死时》、《乡愁》、《乡愁四韵》、《漂给屈原》、《黄河》都成为
2021-11-17 07:00:35

长恨歌主题爱情说

对《长恨歌》主题的解读从古至今绵延不断,并引发不少争议。最早涉及此事的还应该是白居易本人。其《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》诗云:“一篇长恨有风情,十首秦吟近正声。”就点明了该诗的主旨与男女风情有关,这成为后世“爱情主题说”的源头。《长恨歌
2021-11-14 07:00:37

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分析

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融画于诗中,在诗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?苏轼说:“味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;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。”的确,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融画于诗中,字里行间似用水墨铺陈出青绿山林,使人如临其境。值得注意的是,王维的作品不仅诗中有画,而且诗中有乐——有山有水
2021-11-12 07:00:37

柳宗元与儒道释

在唐代思想发展史上,柳宗元是最有个性特点,文化胸怀最宽广的思想家之一。一 、思想背景魏晋以降,随着佛、道二教的兴盛,思想界形成了三教鼎足的格局。在唐代儒佛道三教合流已是大势所趋,但还未找到正确的途径。隋唐时期,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相继产生,如天台宗、华严宗和禅宗等。这些宗派的出现,从思想方面来说,是佛教
2021-11-12 07:00:37

平凡的世界路遥 赏析

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平凡的人物情感才能更加感染读者,才能让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哪些人情的可贵,而这样的平凡才是不平凡的。从文学作品中理解作者的人生和感悟,大多数的作家总有一部作品是反映自己的真实生活的。《平凡的世界》是笔者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,即使读过几遍,还是会时常翻阅。作者是路遥,这个作品算是路遥的
2021-11-10 07:00:39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 Copyright © 京ICP备16605703号